昨天,湖北省質監局召開以“服打扮靚日子質量惠及民生”為主題的紡織服裝質量提升新聞發布會。會上泄漏,今天將在武昌洪山賓館舉辦“纖維和紡織工業質量提升大會”,包括3名院士在內的10余名國內外聞名專家學者,將到會系列活動,120家省內外紡織服裝公司參會,共謀提升湖北紡織服裝質量大計。
新聞發布會要點介紹了今年以來楚天金報聯合省纖檢局安排的“紡織服裝質量湖北行”系列活動及報道,以為該活動從品牌定位、經營理念、文化元素、技術創新、質量操控、現代物流等多方面,找到了漢派服裝存在的差距,探究了漢派服裝展開新路徑。
新聞發布會泄漏,現在我省紡織工業規模以上公司主營收入位居全國第七位,中部六省第二位;增幅居全國第4位。
近兩年,省質監局展開的監督檢查和執法檢查閃現,2015年紡織服裝監督檢查合格率為75.4%,2016年為92.2%,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未發現系統性、區域性、成規模的質量安全事故,監督檢查和執法檢查對推進商品質量提升的效果進一步閃現。
近兩年,全省紡織服裝監督檢查和執法檢查中發現4個方面的質量疑問。
紡織布料成分含量疑問居首。兩年來,監督檢查和執法檢查共檢查1114批次,不合格318批次,其中成分含量不合格共171批次,占不合格批次總數的53.8%。其原因與公司檢驗能力單薄以及把關不嚴有關。
此外,根本安全目標如pH值、甲醛含量、耐汗漬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不合格,標識不標準疑問,做工質量疑問等,也不一樣程度存在。
隨著花費需要的多樣性,市場上有些功用服裝呈現以劣充優景象。新聞發布會上援引本報安排的花費者送檢防曬類紡織成品的檢查成果閃現,有些防曬服、防曬袖套、防曬傘商品的防紫外線主要功用目標不合格,致使功用商品不具備應有的功用。